臉書剛進台灣的前幾年,那時候大家都在玩開心農場,雅虎是台灣獨大的入口網站,我服務的公司在購物中心經營日本女裝,當時只要跟PM混熟了就可以直接在流行女裝開一個自創品牌找貨來賣。時至今日、不但雅虎流量大不如前,許多店家紛紛出走建立自有官網、在臉書大打廣告。不過從去年起自建官網的電商也因為網路廣告流量成本過高重新思考經營策略,我跟一些同時經營電商也經營實體店的朋友聊天,談談他們的創業的軌跡,也了解他們跨入電商跟實體店的原因。
其實較早接觸網路電商的,大多都是從網路拍賣起家,經過拍賣的洗禮、被平台找去成為供應商,位在桃園的小腳漫步就是其一,因為老闆阿成對於童鞋選品的眼光獨到,逐漸在拍賣累積出許多好評,進而在自家附近開立實體店;較晚進入網路電商的,其實本身也都在使用網路,選擇從電商切入主要是想節省開實體店的相關資金,專注在自身的產品或服務上,透過網路來面對消費者。
有「網路界精品蛋糕」之稱的Cheesecake1,當初是從送出一顆顆試吃蛋糕開始、從網路累積口碑,在開設實體店前已經上過各家電視談話節目,老闆回憶當時網站申請網路刷卡服務時,收單行的服務人員還被大量的匯款訂單嚇到。之所以會開實體店,一方面是中央廚房在電商業績成長下擴增、團隊成員磨合也步入軌道;另一方面也想透過實體店來創造給消費者的完整品牌體驗,在幾經比較後,選擇在信義區連鎖百貨開立了自己的第一間專櫃。
隔行如隔山,經營實體店畢竟跟經營電商不同,從線上轉到線下的初期都會遇到新的挑戰,像是人員的招募、裝潢的費用、庫存的管理,資金的短缺等等。不過在行銷上得利於原本在網路的累積,都為新開的實體店省去了從零開始的行銷成本。後來發現原本以為實體店只要能回收就好,經營一段時間後實體店也都能有效的挹注營收,表示實體跟網路的客群重疊不高。
經營實體店相較於電商網站轉換率,雖然來客數沒有像網路流量那麼大,不過消費者普遍提袋率較高,加上不用配送可直接取貨,能因應消費者像是臨時買生日禮物等的立即性消費需求,消費者的問題也都能當場解決。但實體店的業績還是會受單店範圍限制,所以透過拓點增加業績是最直接的方法;關於這點、小腳漫步正在扎馬步、為了未來的成長做準備,而Cheesecake1近期即將要在台北開設第二間專櫃。
【創業小檔案】
小腳慢步童鞋雜貨:2010年從拍賣起家
Cheesecake1:2014年從自建官網開始
當初創業原因:低成本創業,省去實體店相關投資
跨入實體店的原因:
•品牌在網路上已有一定知名度,選擇開實體店來加強形象,
•相較於電商網站轉換率,實體店消費者普遍提袋率較高,
•不用配送可直接取貨,能因應消費者立即性的消費需求(臨時買生日禮物),
•實體店透過創造完整的五感體驗,直接面對消費者,讓來店的消費者直接試吃試穿,透過人員服務,裝潢氛圍的營造來加深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印象。
Facebook Ads facebook 像素 FB廣告 FB廣告教學 FB廣告盲點 Landingpage O2O PIXEL Pixel Helper 中秋 傳產轉型 像素 像素設定 受眾洞察報告 品牌經營 學員回饋測試標籤 廣告像素 廣告優化 廣告受眾 廣告投放 廣告教學 待客之道 投放教學 數位行銷人才 新零售 狼大觀點 節慶行銷 網路行銷 臉書廣告 臉書投放 自訂受眾 著陸頁 行銷人才 行銷培訓 行銷策展 銷售頁 銷售頁文案 銷售頁面 電商人才 電商促銷 電商入門 電商平台 電商折扣 電商行銷活動 類似受眾